Lanyu亦作Orchid Island。舊稱紅頭嶼。 蘭嶼是臺灣東部的一個小島。因島上安山巖含大量硫化鐵而呈赤紅色,遠望如紅色人頭,故舊稱紅頭嶼;又因島上盛產(chǎn)名貴的蝴蝶蘭,后改名為蘭嶼。與鼓浪嶼,江心嶼,東門嶼并稱“中國四大名嶼”。
線路分類: [城市風光]
景點地點: 國內(nèi) 臺灣省 臺東縣
本站推薦:
簡要介紹
蘭嶼是臺灣東部的一個小島。因島上安山巖含大量硫化鐵而呈赤紅色,遠望如紅色人頭,故舊稱紅頭嶼;又因島上盛產(chǎn)名貴的蝴蝶蘭,后改名為蘭嶼。與鼓浪嶼,江心嶼,東門嶼并稱“中國四大名嶼”。
地理位置
蘭嶼是屹立在西太平洋上的一個小島。西北距臺東市49海里,距綠島45海里,西南距鵝鑾鼻41海里。島上風景優(yōu)美,椰風蕉雨,一派熱帶風光,有世外桃源之稱。島上住有2000多名雅美族山胞,仍然保留著傳統(tǒng)和原始的生活習性。他們性格溫和,忠厚純良,能歌善舞。
北蘭嶼鄉(xiāng)由蘭嶼島與小蘭嶼組成,其中,蘭嶼島面積為45平方公里,是臺灣本島最大的屬島,小蘭嶼面積為1.5平方公里,無人居住。
氣候特征
蘭嶼因冬季季風強勁,夏秋兩季復多臺風,故四周海岸甚受波浪侵蝕,造成許多特殊海蝕地形景觀,遍布天然巖穴與奇石怪崖,著名者有軍艦巖島、坦克巖、玉女巖、雙獅巖、龍頭巖及情人洞等。隆起的珊瑚礁圍繞島的周邊,則形成裙礁地形景觀。村落散布于沿海地帶,如野銀、東清村在東部海岸,椰油、紅頭村在西部海岸,朗島在北部海岸;其中東清村為島上最大村落,亦為主要漁港。對外交通以空版權(quán)所有聊城聊之旅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,轉(zhuǎn)載必究!運為主;椰油村的開元港為主要對外運輸港口及漁船作業(yè)基地。島上居民以雅美族(達悟人)為主,多以捕魚為生。人口約3,518人(2003)。
蘭嶼地處熱帶,終年高溫,這里原是雅美族人的群居地。其居民生活方式古老,衣著十分簡單。隨著時代文明的傳入和積極開發(fā),雅美人的生活水準已大大提高,現(xiàn)在,島上除雅美族人外,另有不少漢族人生活居住在那里。
蘭嶼是海底火山噴發(fā)隆起而形成的火山島,大部分為山地,僅海岸附近有較緩和的平地。島中央的紅頭峰海拔548米;北部有海拔438米的青蛇山,海拔494米的殺蛇山;東南部有海拔480米的大森山。全島周長38公里,海岸線十分曲折,多被隆起的珊瑚礁所環(huán)繞。
蘭嶼島地處熱帶,年平均氣溫為22℃,全年月平均在20℃以上的時間長達9個月,全年多雨,年降水量高達3055毫米,降水季節(jié)分布比較平均,沒有明顯的雨季、旱季之分。夏季和秋季多臺風,冬季東北季風強勁。
行政區(qū)劃
蘭嶼鄉(xiāng)下轄四個自然村,行政中心位于紅頭村。全鄉(xiāng)人口約2500人,是全縣人口最少的鄉(xiāng)鎮(zhèn)之一,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53人,是全縣也是全省人口密度最低的鄉(xiāng)鎮(zhèn)之一。居民以高山族中的雅美人最多,占90%以上,另有少數(shù)漢族人口。
歷史沿革
蘭嶼原名“紅頭嶼”,據(jù)清朝后繼善著的《恒春縣志》上說:紅頭嶼上“多雜樹,蔚然深季,浮疏日出,無樹不紅,此其名之所由也。”又有一種說法,說是由于島上的紅山巖中含有大量硫化鐵,呈赤紅色,遠望時一片殷紅,好像一顆紅色人頭,因而取名紅頭嶼,后來又因島上盛產(chǎn)馳名世界的名貴花卉-蝴蝶蘭,因而改稱蘭嶼。
民俗文化
雅美人是臺灣高山族中惟一居住在離島上的族群。中日甲午戰(zhàn)爭后,蘭嶼隨同臺灣島被迫割讓給日本。1897年3月,日本人組織的“紅頭嶼調(diào)查隊”,在經(jīng)過5天勘探后,認為蘭嶼島無開發(fā)價值,而將此島列為人類學原始民族研究地區(qū),禁止外人移入,使其與外界隔絕。至臺灣光復時,雅美人基本上仍然保持著原始的生活方式。
島上的人以地瓜、水芋及魚干為主食。每至收獲季節(jié),整個部落的人幾乎全部出動采收水芋,帶回村落存放一大堆,家家戶戶拿著容器排隊等候分配,高高興興地帶回家食用。
在蘭嶼,魚是雅美人獲得蛋白質(zhì)的主要來源,他們把捕來的魚按顏色分為老人魚、男人魚和女人魚三種。最差的黑色魚給老人吃,灰綠色的魚給男人吃,紅黑花紋或白色的魚、也是最好的魚給女人吃。這是因為在雅美版權(quán)所有聊城聊之旅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,轉(zhuǎn)載必究!人社會中,女人要下田,要養(yǎng)育兒女,工作最繁重,應該吃最好的魚。而老人因年老體衰,不能從事生產(chǎn),故只能吃最差的魚。他們認為這樣依能力而分配所得,是非常公平的。但飛魚則不分男女老幼,皆可食用。
每年4-6月是蘭嶼盛產(chǎn)飛魚的旺季,也是雅美人最忙碌的時候,他們有一種集體出海捕魚的傳統(tǒng)習俗儀式,每年一度,叫做“飛魚祭”。飛魚祭是雅美人最莊嚴隆重的祭祀,都是在黎明時舉行。舉行之日,一清早,一艘艘繪有五彩圖案的木船停放在海灘上,參加慶典的人圍攏在四周,由一長者主祭,以雞、豬為祭品供奉海神,祈求神的護佑和飛魚豐收。祭祀完畢,男的赤身,著丁字褲,劃獨木舟出海捕魚。捕捉飛魚經(jīng)常是在晚上進行,他們在漁船中點著火把,將掛網(wǎng)放入海中,飛魚看到亮光就會自海面飛起,相繼躍入網(wǎng)中。兩個人劃的小獨木舟,一個晚上可捕到三五十條飛魚。整個飛魚季節(jié),全島可捕獲百萬斤之多。漁船歸來后,岸上的壯丁蜂擁著幫忙把獨木舟推上海灘。婦女、小孩兒忙著剖魚、去鱗、曬魚干,把這些飛魚曬成干,可供一年食用。
山胞在新居落成或新船試航大典時,個個銀盔盛裝,聚集在主人房前,朗歌誦詞,宰殺豬羊,宴請親友。大船試航,體格粗壯的男人,合力舉船往空中拋,然后做法驅(qū)邪。婦女們則頭戴尖頂寬邊笠帽,身穿顏色鮮艷直條紋的衣裙,胸前掛滿長短不一的珍珠、瑪瑙等飾物,在海邊跳罕見的劃船舞和頭發(fā)舞。
在蘭嶼,經(jīng)常可以看到一些青年男子在脖頸上帶著一串珠扣式的裝飾品,這是男子求偶的標志。島上男多女少,女子的社會地位很高,享有絕對的配偶選擇權(quán)。雅美人采取一夫一妻制,每年在飛魚季節(jié)前后,各村未婚的青年男女,每晚都聚集在海灘上,徹夜歌舞,如雙方情投意合,表示愿結(jié)為終身伴侶,則男子可住進女子家里一個月,由女方家長考察其行為、品行、能力等情況,覺得滿意,方可結(jié)婚。
到過蘭嶼島的人都會覺得島上居民無憂無慮,悠然自得,這里民風淳樸,與世無爭。四周盡是碧波白浪,蕉雨椰風,景色自然秀麗,沒有一絲人工雕琢的痕跡,住在島上,猶如身處世外桃源。
蘭嶼的雅美人因氣候關(guān)系及傳統(tǒng)的影響,過去男子僅在下身系一丁字帶,女子在胸前及腰間圍一方巾,曾被人稱為“裸人島”。在現(xiàn)代文明的影響下,除老年人外,年輕人著裝已與臺灣本島一樣。島上居民的住房大都建在2米深的洞穴中,四周用石頭堆砌,房頂與地面齊平,上鋪石板,向海的一面留有出入口,刮風下雨時用一塊門板將洞口遮住,這種住房不僅能防臺風,而且可避高溫。現(xiàn)在蘭嶼已建起許多現(xiàn)代的水泥結(jié)構(gòu)住宅,但除少數(shù)青年人居住外,大部分人仍喜歡住在洞穴中。
蘭嶼島耕地不多,居民不習慣種水稻,而多種甘薯、芋頭,以此為主食,其他還有藤豆、瓜類、生姜、柑橘、菠蘿、龍眼、芒果、椰子。檳榔等,多為島上以大陸籍老兵為主的農(nóng)場所經(jīng)營,而雅美人仍以捕魚為主,捕撈魚類,多為自己食用。
雅美人幾乎人人極富藝術(shù)歌舞天才,無論男女老少,個個能歌善舞,每遇新屋落成,或漁船出海,都要以歌舞慶賀一番。每年的四、五月份間,島上有所謂的“飛魚季節(jié)禮拜”。時值飛魚漁期來臨,每個部落選擇一天,邀集親朋好友,置備牲畜果品,在海灘上舉行祭拜。參與禮拜的人,全身盛裝,圍成圓圈席地而坐,由出海捕魚的男子主持其事,年事稍長的坐于中央,面對大海,口中不住叨念著:“飛魚來吧,飛魚來吧,我們非常歡迎你的來到。”這時候,所有的與會人,均須息聲屏氣,閉目沉思,時而發(fā)出隨聲的附和,儀式進行長達兩個多小時,才告結(jié)束。
雅美人的漁船,全是手工鑿成,過程頗為艱苦,故此下水儀式十分隆重。屆時,賓客如云,先祭神,后拋船,船主站在船上,一群身著丁字褲的青年將船高高舉起,一路飛奔到海邊,一聲令下,船便“(左口右撲)嗵”一聲被拋入海中。
島上居民
島上的原住民為雅美族人,他們的祖先和菲律賓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關(guān)系。他們散布在島上各處,分屬6個不同的村落,名之為:漁人村、紅頭村、椰油村、朗島村、東清村及野銀村,各村獨立群居且有其長老及村長掌管一切公眾事務。
其中朗島村及野銀村民位處偏遠之處且少與人來往,民風較為強悍;在此兩村不可隨意拍照,他們認為這樣對其靈魂有害。在野銀村中可見其祖先遺留下的“地下屋”,其由來是因雅美族采定居式生活,住宅毗鄰而建,形成群聚;聚落中的的房屋都是背山面海,房屋相當密集,只能留一些小路通行。
居住環(huán)境
每個家庭的居住環(huán)境是由三個主要建筑物構(gòu)成:分別是供睡眠及煮炊使用的主屋,供工作及儲藏使用的工作房,與供乘涼及看海使用的涼臺。其中主屋是建在人工挖掘的凹地,外圍再累石成墻,使得整個房屋比地面低,這就是“地下屋”的由來。又由于蘭嶼堪稱“風島”,是全世界著名的多風地區(qū)之一;夏季易受臺風侵襲,而雅美族人為躲避風災,所以巧妙地設(shè)計出此種住屋方式。所以蘭嶼的“地下屋”大都有百年歷史,而且住起來冬暖夏涼,極具特色。
經(jīng)濟發(fā)展
蘭嶼在近50年有很大變化。首先是對外交通,現(xiàn)在位于該島西北部沿海的開元港,有新蘭嶼輪行駛蘭嶼-綠島-臺東港之間,每天一個航次,航程約4-5小時。位于該島西南部有一小型機場,辟有至臺北、高雄、臺東的航線,其中蘭嶼-臺北每天一班次,至高雄有不定期航班。至臺東市有9個航班版權(quán)所有聊城聊之旅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,轉(zhuǎn)載必究!,飛行時間約25分鐘。島上建有環(huán)島公路,總長52公里,早晨、中午和下午各有一班公共汽車環(huán)島行駛。
由蘭嶼機場沿著公路向東走,先到紅頭村,只見沙灘上排列著一艘艘新月形畫著五彩花紋的雅美獨木舟,色彩鮮艷美麗,與藍色的天、湛藍的海,構(gòu)成一幅美好的圖畫。
繼續(xù)沿著公路繞行,經(jīng)過中興、復興農(nóng)莊。這是一片種著各種農(nóng)作物的農(nóng)場,有些果樹結(jié)實累累,鮮艷欲滴。不遠處有一個形狀似龍頭的龍頭巖,與海中的小蘭嶼島遙遙相對。附近又有一顆極像北京猿人的巖石,底下是一片平坦的草原,成群的牛悠閑地嬉戲其間,大有蒙古地方的風光。
過東清村,情人洞豁然出現(xiàn)在眼前。圓洞內(nèi)冬暖夏涼,洞中有一個小水池。在情人洞聽澎湃的海濤,眺望無垠的海洋,別有一番風趣。
東清村與朗島村是雅美族山胞較密集的部落,都是一戶有三房,主房穴居于地下,較為寬大,工作房與路面平,另在路基上搭蓋涼臺,房前的竹竿晾曬魚干,地上堆積著成捆的煙葉。山胞不分男女老幼,抽香煙,嚼檳榔,有的躺在涼亭的木板上呼呼大睡。
旅游資源
蘭嶼是因海底火山爆發(fā)隆起而成的火山島,大多為山地,僅部分海岸地區(qū)有地勢較為緩和的平地。島的四周大多被隆起的珊瑚礁所環(huán)繞,海岸線十分曲折。由于劇烈的波浪侵蝕,沿岸形成許多海蝕巖、海蝕洞,以及奇形怪狀的巨大巖塊,酷似各種動物和物體,惟妙惟肖,開元港是蘭嶼對外交通的主要門戶,位于椰油村內(nèi),地位重要。
紅頭巖
紅頭巖位于開元港北方不遠的一個小公園內(nèi),是一座伸入海中的小山,尾部山頭像一個人頭,無論是眼睛、嘴巴、鼻子、耳朵都非常逼真,因而得名“巖頭”。又由于夕陽照耀時,“巖頭”是赤紅色,所以也稱“紅頭巖”。
坦克巖
坦克巖是一處靠珊瑚礁岸的巖石奇景,整塊巖石如同一輛坦克車一般,上面長滿了綠色的苔蘚,巖石中有大洞穿過,運氣好的游客可以看見當?shù)氐呐!⒀虼┧笃溟g,景致美不勝收。
玉女巖
玉女巖是一認中空巖石,又名陰陽石,巖石的形狀十分特殊,中間有一巨大空洞,里面夾著一塊小巖石,奇異優(yōu)美,被人們稱為“玉女巖”,
雙獅巖
雙獅巖也叫雙獅臥,位于東清到朗島之間的海濱,從遠處看就像兩只獅子,面對面地臥在一起,樣子十分逗人。雙獅巖是火成巖地形的巖石礁塊,不易受自然氣候的影響而改變形狀。
軍艦巖
軍艦巖由一連串珊瑚礁巖所形成,形狀酷似兩艘停泊在海上的軍艦。據(jù)說第二次世界大戰(zhàn)時,美軍飛機誤以為這里日本軍艦而猛烈轟炸。事隔多年,軍艦巖仍屹立海上,然而珊瑚巖上卻布滿千瘡百孔,仿佛飽經(jīng)風霜的歷史老人在提醒著后人熱愛和平。
東清灣
東清變化位于江清村的海灣線上,是蘭嶼主要的漁港,居民捕漁的尖峰地。在柔和的陽光照耀下,海水澄藍,細沙潔白,珊瑚礁石奇形怪狀,將港灣及其腹地襯托得靜謐祥和、幽美迷人。
龍頭巖
龍頭巖位于大森林山東南邊,景致非常特出,尤其是表面的礁巖,坑坑洼洼,十分顯眼,好像是龍頭正在對天怒吼。最為奇妙的是,當夕陽余暉射在龍頭上時,龍頭是某處會閃閃發(fā)亭,如同龍的眼睛一般,令人驚嘆。
相關(guān)報道
德安是唯一一家開通臺東-蘭嶼、臺東-綠島航班的航空公司。記者從澎湖飛高雄再轉(zhuǎn)乘火車到臺東,一路馬不停蹄就是為了趕上飛往蘭嶼的航班,按計劃進行采訪行程。柜員一席話,讓記者心中不免忐忑起來。 半小時后,終于聽到可以登機的通知。10時50分,記者乘坐的19座螺旋槳小型飛機在震顫中滑行、猛地拉升,升空后又猛拐一個彎,向著蘭嶼飛去。有的乘客發(fā)出驚叫聲,記者的心也跟著悠了一下。當飛機爬升至與云朵比肩時,記者往下看,無邊無際的太平洋仿佛凝固了,除了云還是云,除了海水還是海水,飛機的轟鳴仿佛是這個安睡中的世界發(fā)出的鼾聲。
11時零5分,前方海面浮現(xiàn)出一個綠色島嶼,越來越清晰。飛機開始下降,挨著島的外緣搖晃前行,一個猛拐、下墜,扎向跑道,前沖、急剎、調(diào)頭、滑行,終于停住。踏上機場的土地,記者長出了一口氣,同機一位男士捂著胸口說:“我剛才心臟都快跳出來了,不停地禱告!”
蘭嶼位于于臺灣本島東南方的太平洋上,距離所隸屬的臺東縣49海里,對外交通依靠船和飛機,但氣候惡劣時,兩者皆不能運營,居民有時得困守孤島七八天。來機場接我們的司機說,“飛蘭嶼的機長是世界上最危險的職業(yè)”,因為蘭嶼機場上空常有亂流,飛機降落時如遇強烈側(cè)風,不是撞到山體,就是被刮進海里。而記者到的這個時候,正進入東北季風的季節(jié)。
蘭嶼因盛產(chǎn)蝴蝶蘭而得名,是臺灣少數(shù)民族的一支達悟人世居之地,方圓45平方公里的小島滿目蔥蘢,島上丘陵起伏,海濱怪石林立,形狀各異。由于終年高溫,傳統(tǒng)上當?shù)啬凶油嗦闵仙?、僅穿丁字褲,駕駛獨木舟在太平洋上追捕飛魚。神秘獨特的習俗和淳樸原始的風貌,使蘭嶼被譽為“臺灣最后一塊凈土”。
蘭嶼設(shè)鄉(xiāng),下轄四個行政村,包括東清、野銀、朗島、椰油、漁人、紅頭共6個部落,依山傍海,自成聚落。摩托車是島上最便利的交通工具,記者租借了一輛后,騎著摩托車前往鄉(xiāng)公所拜會鄉(xiāng)長,但恰逢他午休而不遇,于是繼續(xù)前往朗島村采訪。
車出鄉(xiāng)公所,沿環(huán)島公路而行,風越來越大,走到土地公廟前一個拐彎處,一陣大風突然襲來,摩托車“啪”地一聲倒地,記者猛摔在路面上,左側(cè)膝蓋和肘部嚴重擦傷,鮮血流出。側(cè)風!側(cè)風!我們終于領(lǐng)教了蘭嶼側(cè)風的厲害。
在撥打急救電話后,蘭嶼衛(wèi)生所來了一輛救護車,把我們帶了過去。衛(wèi)生所設(shè)備很齊全,醫(yī)生、護士看了看我們的傷勢,一副見怪不怪的神情。護士一邊給記者清創(chuàng)、包扎,一邊說:“我們蘭嶼都是水泥路,有些地方風還很大,外來的人常有騎摩托車摔傷的。”
盡管醫(yī)生交代要靜養(yǎng),但為了完成采訪計劃,記者一瘸一拐地騎上摩托車繼續(xù)環(huán)島行。龍頭巖、情人洞、軍艦巖、雙獅巖……海邊的奇巖怪石在大海襯底、浪花拍擊下,美得驚人,讓人不由感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。
環(huán)島公路一側(cè)是起伏的丘陵和種著芋頭的農(nóng)地,另一側(cè)是灌木叢、斷崖和浩瀚無際的太平洋。海天一片蔚藍,當中是慵懶的白云和清新的綠色,很多路段前后都不見來者,這個島嶼好像千萬年來未曾改變一般。“天地有大美而不言”,誠哉斯言!
達悟人現(xiàn)有人口4000多人,除到臺灣本島就業(yè)求學的,現(xiàn)在約有一半人口生活在島上,幾個部落的外觀與大陸沿海漁村相似。雖然很多人已經(jīng)不穿傳統(tǒng)的丁字褲了,也不住在半地下的家屋,但達悟人和善好客、樂天知命的品性一脈相承,保有與此間天地一樣純凈簡單的性格。
朗島村的郭健平(達悟名“夏曼夫阿原”)剛?cè)パ惨曌约杭茵B(yǎng)的山羊回來,碰到我們在他家開的超市購物,聽說我們從北京來,便很熱情地請我們喝咖啡。
蘭嶼隨處可見山羊在山崖、海濱吃草,仿佛野放一般。記者問郭健平怎么分辨哪些羊?qū)儆谡l家,他回答說,每家都會給羊剪毛做個版權(quán)所有聊城聊之旅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,轉(zhuǎn)載必究!記號,誰也不會搞混,更沒有人偷回家。他談及達悟傳統(tǒng)文化受到現(xiàn)代文明的沖擊,覺得不勝惋惜。他說:“我還向族里長老學著制作獨木舟,可我的幾個孩子現(xiàn)在都不大會講達悟話了!”
告別郭建平,夜幕降臨。沒有路燈的山路兩邊黑漆漆,狂風呼嘯,海浪拍打海岸,發(fā)出巨大的轟鳴聲。我們小心翼翼地騎車摸黑前行,當?shù)厝酥灰?0分鐘的路程,我們足足走了40分鐘?;氐铰灭^,記者手臂都僵硬了,不知是因為心情緊張,還是肌肉緊張。
15日上午,蘭嶼下了兩場雨,風呼呼地刮,飛機又停飛了,下午記者乘坐班輪前往采訪行程的下一站綠島,船在波峰浪尖上震蕩??粗m嶼漸漸遠去,記者仍在回味這里動人心魄的美麗風景和此行的驚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