歡迎訪問山東聊城聊之旅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!

歡迎,請登錄 傳真:0635-8336665 24H電話:0635-8681234

旅游資訊

首頁 >> 公司資訊 >> 旅游資訊

龍門石窟

作者:Mr.LiuStu  來源:劉寶平工作室  發(fā)布時間:2023-03-28

門石窟是中國石刻藝術寶庫之一,位于河南省洛陽市南郊伊河兩岸的龍門山與香山上。開鑿于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之際,之后歷經東魏、西魏、北齊、隋、唐、五代的營造,南北長達1公里,至今存有窟龕2345個,造像10萬余尊,碑刻題記2800余品。其中“龍門二十品”是書法魏碑精華,褚遂良所書的“伊闕佛龕之碑”則是初唐楷書藝術的典范。龍門石窟延續(xù)時間長,跨越朝代多,以大量的實物形象和文字資料從不同側面反映了中國古代政治、經濟、宗教、文化等許多領域的發(fā)展變化,對中國石窟藝術的創(chuàng)新與發(fā)展做出了重大貢獻。2000年入選世界文化遺產。

龍門石窟
   龍門石窟是中國石刻藝術寶庫之一,位于河南省洛陽市南郊伊河兩岸的龍門山與香山上。開鑿于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之際,之后歷經東魏、西魏、北齊、隋、唐、五代的營造,南北長達1公里,至今存有窟龕2345個,造像10萬余尊,碑刻題記2800余品。其中“龍門二十品”是書法魏碑精華,褚遂良所書的“伊闕佛龕之碑”則是初唐楷書藝術的典范。龍門石窟延續(xù)時間長,跨越朝代多,以大量的實物形象和文字資料從不同側面反映了中國古代政治、經濟、宗教、文化等許多領域的發(fā)展變化,對中國石窟藝術的創(chuàng)新與發(fā)展做出了重大貢獻。2000年入選世界文化遺產。

龍門石窟是中國三大石窟之一(另外兩大石窟為:山西云岡石窟、甘肅敦煌莫高窟),位于洛陽市城南6公里的伊闕峽谷,這里香山和龍門山兩山對峙,伊河水從中穿流而過,古稱“伊闕隋煬帝遷都洛陽后,將把皇宮的正門正對伊闕,從此,伊闕便被人們習慣的稱為龍門。龍門自古為險要關隘,交通要沖,向為兵家必爭之地。因山清水秀,環(huán)境清幽,氣候宜人,被列入洛陽八大景之冠,唐代大詩人白居易曾說:“洛都四郊,山水之勝,龍門首焉”,此處素為文人墨客觀游勝地;又因石質優(yōu)良,宜于雕刻,故而古人擇此而建石窟。這里青山綠水、萬象生輝,伊河兩岸東西山崖壁上的窟龕星羅棋布、密如蜂房。
  龍門石窟開鑿于魏孝文帝遷都洛陽之際(公元493年),之后歷經東魏、西魏、北齊、隋、唐、五代、宋等朝代400余年的營造,其中北魏和唐代大規(guī)模營建有140多年,從而形成了南北長達1公里、具有2300余座窟龕、10萬余尊造像、2800余塊碑刻題記的石窟遺存。在龍門的所有洞窟中,北魏洞窟約占30%,唐代占60%,其他朝代僅占10%。龍門石窟中最大的佛像盧舍那大佛,通高17.14米,頭高4米,耳長1.9米;最小的佛像在蓮花洞中,每個只有2厘米,稱為微雕。

潛溪寺是龍門西山北端第一個大窟。它高、寬各九米多,進深近七米,大約建于一千三百多年前的唐代初期??唔斣寰疄橐欢錅\刻大蓮花。主佛阿彌陀佛端坐在須彌臺上,面頤豐滿,胸部隆起,衣紋斜垂座前,身體各部比例勻稱,神情睿智,整個姿態(tài)給人以靜穆慈祥之感。主佛左側為大弟子迦葉,右側為小弟子阿難。兩弟子旁邊分別為觀世音菩薩與大勢至菩薩。特別是南壁的大勢至菩薩,造型豐滿敦厚,儀態(tài)文靜,在故宮博物院有1比1的復制品陳列。阿彌陀佛與兩側的兩位菩薩共稱為西方三圣,即掌管西方極樂世界的三位圣人,是佛教凈土宗信仰的對象。